|
如果《河西走廊》是四星,这部必须给自己打五星! |
|
把这个放给中学生看分分钟治好中二病 |
|
看完热血沸腾,请BB的人为国家做点事情再来BB,老一辈革命家很辛苦。 |
|
周恩来的演员4谁??!!!!!!!太像了太帅了!!!!!!!!!! |
|
熬過第一集的前20分鐘,就變得很生動了。除了視覺效果極佳之外,還有很多有趣的細節,比如演員與歷史人物的對比,有些實在是同樣型號高配版;比如毛澤東在去找陳獨秀時,街邊廣告是資生堂,等等。另,片尾曲讃。另2,周恩來真是好帥(〃∀〃) |
|
28年的艰辛拼搏,95年的风风雨雨,锦绣江山为中共掌握并非侥幸,实乃天命所归。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
|
花了一天时间看完,尤其是看了导演自己豆瓣上的小记,感受到导演想要完成的那种近代历史的代入感,第一次发现我们也可以做出这样优秀的历史片,纸牌屋的剧组也真的是相当专业,真心没什么说的。 |
|
光影,布局,镜头,道具。不知道现在院线里的各种国产电影有多少能在这几项超过本作的。 |
|
这质感,啧啧,不愧是河西走廊原班人马 |
|
伯璟文化出品的纪录片,真真是给我以巨大影响,尤其是在这易受感动的年纪里。 |
|
吊炸苍穹的纪录片!! 完全超越国产电视剧制作水平!!先别论各项细节如何出色 单就第四集34:49秒的存在就值得五星!! |
|
因为没有吃过多少苦,所以今天的我才格外容易多愁善感。 |
|
后面又变回念课本了。 |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
|
热血沸腾。画面很干净。 |
|
看过 |
|
唉,看到最后一集真的忍不住泪目。 |
|
迄今为止最佳历史(文献)纪录片。有代入感的历史讲述,才是好的回顾视角。 |
|
最后一集里,介绍开国大典时有一句旁白,大意是,“二十八年前参加中共一大的人,如今站上天安门城楼的,只剩下了毛泽东和董必武。”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引发观者多少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的喟叹。南湖游船上的那群人,不管后来命运如何迥异,境遇如何变迁,若能感知最后的结局,再映照自己的初心,多少还是会欣慰吧。 |
|
最牛创业史。毛选里充满自信,环境再险恶,也心向阳光 |
|
宣传口如果都这么能打,真的啥都不用愁了 |
|
这部片就是看完能让你去网上下单毛选的水平 |
|
太短了,讲的不够透彻,也许是太熟悉了 |
|
中国有今天,是老天安排的吗?这个世界是由好动的聪明人推动旋转的,就像发明都是懒人发明的?建党建军建国一起讲了。 |
|
不愧是『看完后让人想立刻去下单一本毛选的水平』 |
|
党史学习教育期间,单位大厅的电视机里在放这部纪录片。
某个周三下午,几个同事的小孩提前放学过来写作业,结果都背着书包站在大厅看。
后来我给他们摆了凳子,他们看了一个下午。 |
|
在我们这个年龄的时候,他们正在拯救内忧外患的中国,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
一部以当下年轻人的视角和态度来对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解读。八分,摄影和演员还可以再加一分。实话说我抗拒不了这种调调,又热血又文艺,很棒。 |
|
精致是很精致了,但这类片子,比视觉艺术更重要的是播出的时间节点,更关键的是讲了什么没有讲什么,有关whenwhowhat才是片子的灵魂。 |
|
情节紧凑,配乐优秀,镜头和运镜都很有味道,学党史可以看看,看了就会明白五星红旗为什么是红色的了。 |
|
第一次看的时候,当时还在考研复习,从宿舍走到教室,再从教室走回宿舍正好是一集。于是它伴随了我暑假八月留校最难捱高温的一周——看半集去教室复习,再看半集回宿舍好好休息。 |
|
从制作的角度来看非常精良,不过从作用来看,我希望这个题材的纪录片能够阐明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合法性来源的问题。片中至少有两点没有处理好:一是土改问题只有一句话带过,事实上土改的过程中伴随着对私有财产权的践踏,背离了现代国家的准则;二是以延安整风为代表的历次整风运动,叙述得过于友爱,无视造成的死亡人数;一些元老,例如李达,在建国后运动中的遭遇也颇耐人寻味。当然,只要关乎合法性的问题历来是被回避的,未来一定有制作水平不输此片的纪录片更加公允客观地讲述这段历史。我像早期共产党员信仰共产主义一样坚定地相信这一天会到来。 |
|
得民心得天下。涅槃后的中国只有更强大,只能更强大。一幅建党史,全幅近代史。 |
|
制作优秀但内容一般。
画面、配乐、制作精致有质感,可惜选材、切入平庸:内容设计没超越官方话语中的党史,欠缺独到视角;表现手法没形成戏剧效果下的交互,匮乏冲击力度——历史维度大不大、细不细,故事性段落写意大于写实、抒情性段落煽情大于动情,总起就来形式大于实质。
1962年出版的点校本《汉书》张冠李戴到五四前的学生手中(01,11:45),虽非核心场景关键道具却也反应“情景重现”考据不足;工农革命军被称为“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02,35:35)”应做“工农武装力量”,措辞存在错误;陕甘边吴起镇的黄土高原俨然西南风光(03,46:10),取景也不严谨……类似在内容上的马虎全与精美的制作不相宜——如果仅作为习作未尝不可,说是发凡起例的力作就过分了。
两三集看下来,往后的内容整体还是这个调子,没什么新东西就跳着看完了。 |
|
我看过最像的总理 |
|
振奋人心。
无数偶然和机缘串联起来的蝴蝶效应,任何一步走岔最后都可能造就完全不一样的历史。奇妙。
伟人们个性极为鲜明,毛是战略眼光高以及激昂慷慨,周是温和谦顺但是总能明辨是非,蒋是谋略城府深不见底,张学良铁头硬气。看他们明争暗斗太有意思了。
也有点感慨,有的人在历史上匆匆划过,得到最高的权力却只留下一席骂名(博古李德),有的人是一切开始的地方,最后却潦草收场(陈独秀李大钊),有的人做了很多,最后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以及,张学良和周恩来真的好帅啊!!! |
|
少有的优秀纪录作品,尽管片子有着避重就轻的央版纪录基因传统,但在踏实拍人、用心说人、客观评人的纪录风格中有着巨大的突破。影片的人事不再古板教条、天生伟岸,有的更是平凡风趣、喜怒有常。通史式的解说词诉说着一代一共伟人历尽千辛、不懈奋斗的创业历程,完整展开过往种种苦尽甘来的血泪硕果,接应新时代共产党人接棒前行再出发的初心情怀,不偏不倚,优秀上乘。另外,情景再现和后期合成的艺术加工手法更为纪录片创作在坚持纪实本性的同时,提供一种新的表现可能。 |
|
不如《河西走廊》自然 |
|
记住了周恩来这演员 |
|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毛泽东万岁 |
|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
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战败者……胜负关全局……望高举着红旗向着火线上去 |
|
南昌起义部分观于访江西大旅社旧址后第3天。青年总理演员像到不敢置信,和刘伯承并肩望向南昌城内烽火那一幕,几乎有点错觉在看VR了。前3集很生动,后2集来到熟悉的二次国共合作&解放战争就开始无趣了。不过E04航拍落雪的陕北高原念诵《沁园春·雪》着实惊了我一下,因为背了这么多年我脑子里从未有过具象的画面。 |
|
对于历史场景的还原度很高,大部分的场景都采用了场景重现的手法来拍摄,画面很美,尤其是光影效果,就冲这,非常值得一看。对于历史事件的串联,十分连贯,看完对于党的发展历史能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算是对于教科书非常好的补充。2018年7月1日,在B站一口气看完。值得推荐。 |
|
好看 |
|
配乐 运镜和旁白太震撼 看完甚至萌生了要去延安看看窑洞 看看沁园春雪诞生地的冲动 几经艰辛 几经风雨 几经生死 中国共产党总是能在紧关节要之处起死回生 作为一名党员 这部纪录片让我对 历史的选择 人民的选择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悟 加油 奋斗 💪 |
|
史纲学习必备,类影视演绎。“我们只能想象在那个年代他们的艰难,但身处优渥环境的我们,可能比想象中更低估了他们在绝境之中的坚毅。” |
|
制作精良,撰稿不错,虽然我看完也记不住什么… |
|
党史记录片,从表现形式上看感觉像是旁白式的电视剧,演员形象很贴,画面精良,人物特写镜头和场景构图都很好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道具是各种会议上的绿色台灯,它散发出来的那点绿光把整个画面点缀得很有质感。但是因为是侧重讲党史的,所以这段时期的抗日战争内容不会讲得那么具体,解放战争的战役讲得也挺省略的,基本只讲几个重要节点。 |
|
对于那些苦难的过往,我还是更适应这种上帝视角啊,可以稍微脱离一些,思考一下事件的逻辑,不那么沉浸于悲伤里,十送红军我都没能看完……完全不能细想细看,太苦了,还别无选择…… |
|
并没有很燃。算是一次对党史的复习。至于拍摄手法人物道具之类我也鉴赏不出。推荐高中生看,本专业的话,当课余佐料好了。该片导演写长文造势倒是新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