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名用久了就忘记了真名,民谣唱多了就忘记了结巴。兰州的楼房建得那么高自己却住不进去,苏州的评弹唱得那么软食客却无人欣赏。带着六十块住进上海的宾馆标间,身无分文躺在黄河的羊皮筏子。现代人牛逼得能把山劈开,他却无法分身回乡给爷爷买斤驴肉。借着民歌远离了故土,拿着钥匙却开不了自家的门。 |
|
精彩的纪录片处女作!人物生动、真切,摄影、剪辑出色。有很感人的地方。 |
|
从鹿特丹错过到上海又错过,到现在终于算是有机会看了,非常好的人物传记类纪录片,功课感人,“口吃的民谣流浪歌手”无法被体制化又渴望被社会体系认可,这条线写的非常到位。影像质量也很不错,揭示了城乡二元结构,而且难得的是把落满雪的山拍得很美。电视节目感太强是硬伤。 |
|
叙述线的选取太失败了,不深挖张尕怂的创作背景,一味地展现他因为“不够红”而产生的自我怀疑,缺失了人物根基,自然只剩空洞空泛。创作团队在剪辑和音效上的一些设计,所呈现的效果也过于生涩稚嫩了。
镜头下的张尕怂完全没有他的音乐有趣,以至于每次歌声响起,都觉得沉闷冗长的影像被瞬间点亮了。 |
|
CNEX制片,谢谢乔楠邀请,作为西北人,能感受到影片力的质朴,有一种时刻在焦虑中的叙述力量,有一个问题是,在传媒大学的放映可能遇到了“完美观众”,就是大多数观众都是想拍片子的潜在的创作者,在真正的影院放映效果是什么样,才是接下来真正的考验吧。独立电影人,加油哦。 |
|
非常惊喜,开头喷薄而出的蓬勃生命力,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上恣意挥洒,而后渐转而下,奔放中透露出一丝细腻伤感。秦腔勾连的是尕怂对故乡土地的深切执念,而这个四散漂泊的游魂,在浮华里迷失,当他在触碰到记忆深处的开关时(乡土废墟),又一次找到了自己身份(姓名)的归宿。他想红,又不愿被商业浪潮裹挟。天上下着金条雨,地上长满摇钱树。民间文化落地生根,每一寸土壤中都藏着故事。狂风卷起满地黄沙,遮蔽天空,那是梦醒的景象。一曲黄河尕谣,这是每一个异乡游子对家的遥望,也是每个母亲对子女的深情呼唤。 |
|
龙标之后出cnex的“下一代太平盛世的备忘录”,还是蛮有趣的。国泰这首映的画幅有问题吧,都切字了。 |
|
#siff# 京沪天下景,游者无闲愚。映后导演张楠说了一句话,他说他在思考的是人们最终会留在城市还是农村。 |
|
2011年初,第一次看张尕怂现场,观众寥寥自弹自唱,醉后不知道听了些什么,这些年他的小日子稳定了,也慢慢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音乐路线,有时一年出两三张专辑。这个片子作为院线纪录片还是摆拍太多,保守了一些,剪辑逻辑也有些零散,缺一些更日常化、细节化、私人化、共性化的抓拍和捕捉,有些东西没有流露出来;一周内连续看了三部大西北题材的纪录片,各有优缺点,黄河流域荒凉苦寒地,人们热情乐观,仰天唱歌,抬脚跳舞,生命力很顽强。 |
|
3.5 创作者设置了很多议题,简单地说,是通过一个比大多数普通人还要活得“不体面”的民谣艺术家,表现他的艺术与生活、与家乡故土、与紧促的物质现实之间的重重关系,再屡次回到西北高原这片天地山河间,来审视这个世代下“乡野与乡民”的问题——这片土地给了他的音乐以原初的生命力,却也限住了作为个体的自我发展。“中国真正的问题是农民问题”,而这背后是山河依旧,人与城市发展却又快步向前所造成的乡野的悬空。所以我并不觉得这个电影是平庸的人物纪录片,它的表层也许有点“中规中矩”,但许多航拍镜头/空镜用得“言之有物”。当然,视听语言的精美程度,放在国产纪录片的行列里也是非常之高了,很适合大银幕。虽然几天后上映,估计又是趋于0排片0票房....而我们能做的也只能是尽量地告诉大家,这部纪录片可以一看。 |
|
以前一直觉得日文好多拟声拟态词中文就很少,听听民歌好像方言里还是挺多的。。作为大城市的中年傻逼小中产,觉得片子特别好看,特别好听,娃太可爱。。据说今年会公映,这里先推荐了。。 |
|
灵动清新,幽默可爱,唱一段歌,做一个梦。黄河大地的乡土传统遇上都市摩登的乐观新奇,非常有化学反应的音乐纪录片,主人公张尕怂有一种土帅憨萌的独特气质,尤其学羊叫可乐死我,张尕怂,你会火的!强烈推荐,上影节不容错过! |
|
#大象城市影展# 張尕慫 是一個大時代背景下比較難以定義甚至是比較模糊的形象,影片裡我們只看到了他的有趣和糾結的一面,但並沒有更深入地去詢問一下他的內心,這是有點遺憾之處。但對聲效的運用和聲音剪輯是全片最為精彩的。 |
|
导演说初相遇就觉得自己认识张尕怂,能理解他所有的想法。是这种共鸣感促成了这部电影。映后交流导演提到张尕怂是个有表演性人格的人。所以虽然尽量删减控制,这个片中的他也终究是不够客观的吧。那片黄土地有特别的魅力。 |
|
太好看了!!!!!!!!把我们西北的灵性和土气都拍出来了!!!!师哥厉害!!! |
|
西北太灵了。导演内心世界肯定超级丰富,想法好多,《姐姐》这首歌用歌词念白方式展现,映后分享也非常有料。主人公在上影节看完最终版后消失了一天,感觉尕怂快乐的外表内心却极其柔软【就是尕怂长得很像一个“意大利老”同事,入不了戏 |
|
几次归乡拍得都很有质感,但于人物线索而言,大抵重复。或许这个人物本身就是找不到落点的:传统艺术纷纷落入审美断层的沟壑之中,连他自己都怀疑;他所有好的地方都源于农村,而他想要的则都在城市。城市与农村又是一层断裂。好像西北汉子都不太擅长言语,于是在他们的音乐里,生活的苦闷被喊了出来。 |
|
黄河,总与故土相连——不仅源于空间概念,更是穿越历史长河的精神原乡。张尕怂生长于此,地方民谣曲艺不仅滋养了他的音乐,也给予了他出走追梦的“资本”。然而,带着故乡到处流浪的他,又常常陷入挣扎与迷惘:故乡“回不去了”,城市轰鸣向前,唯有自己,在哪儿都是局外人。
城乡发展的急剧变化,在漂泊的游子身上得以无限放大。张尕怂有时会忘记自己的真名;而你我身边的琳达、薇薇安、Julia,又何尝不曾甚至不愿记起自己正是翠花、小红、丫蛋?
在大部分人“原地过节”的大背景下,影片得以升华。人生或许总有问题最终无解,却如同奔腾的黄河,澎湃激昂充满力量。
# 2018 补标 |
|
夹杂了一场突然兴起的寻名之旅 用手指在故乡的老墙上写他真正的名字//民间艺术中蕴藏的生命力量真是蓬勃//但是…这片说了什么啊…… |
|
他曾经是台上落寞的歌者,希望台下听众安静现场却嘈杂一片。他曾经是生活中的孤岛,演出结束对着天空呐喊“你会火的”。赚钱养家有稳定收入娶媳妇儿,践行着普通人的理想,把平凡的生活过得不平凡。现在他自信了讲话也不结巴了,西北民谣裹挟兰州丹霞荒漠,质朴的歌词源自生活的传唱。音乐纪录片选对了角色怎么都好看,感觉比同类型的大河唱生动许多。个人特色鲜明,期待张尕怂上综艺。 |
|
@一幕之遥
好素材缺乏深度挖掘,具有口述历史意义的民谣失传怎么办,传播民谣的人何去何从,以上都是引发思考的点,然而越拍越私人化。它的态度变得和尕怂一样,陷进自己的困局里停止与外界对话。
新记:回老家结婚的尕怂疫情期在微博火了 |
|
非常完整的故事。拍摄想法可能在一开始就很清楚了,就是跟尕怂一两年,无论收获一个从甘肃土堆到CCTV舞台的翻身奇迹,还是自始至终迷茫的漂泊民歌故事,都能拿得出手。加上精良的制作、一些与乡土、历史关联的理性蒙太奇,让这部“非常土”的纪录片显得很高级,但也因此缺少一些个人史纪录片的亲近感。 |
|
“用艺名太久了,我都想不起来我真名叫什么了...叫什么来着?”这字念gǎ。 |
|
完全是附属品。尕怂真人比这个好玩儿。压缩成二十分钟的短片不为过 |
|
乡土永远是艺术来源。但我们这代人注定要离开以后才能体会了。 |
|
一出来给下一代太平盛世的备忘录吓到了……尕怂可爱长得好像九把刀……给姐姐的故事和妈妈加一星。 |
|
回不去的故乡和音乐 |
|
国内音乐纪录片有这素材量和剪辑水平算是很感人了。张尕怂真是很有魅力的小伙,“穷山恶水”的白银养育出超级乐观的天性和敏锐的音乐嗅觉,好几个即兴演唱段落很见真章。但民谣音乐人以音乐谋生的最大悖论就是得一次次远离灵感源泉的故乡风土人情,而“原乡”本身也在极速凋敝成荒凉风景与断井颓垣 |
|
为了变成电影而抻长,黄河被强行出现。但是难得看到金黄色的西北。 |
|
真的非常喜欢了,导演是有情怀的人 |
|
流于表面的印象式记录,看完对主角并没有增进多少了解。 |
|
最糟糕的映后。 |
|
预告片看得我眼热,正片就琐碎很多,琐碎到注意力不集中就抓不住主题。导演对主角太过温和所以纪录片本身就少点客观。但还是喜欢,山河四季歌声,故乡就算回不去了也永远有张尕怂能奔跑的地方。 |
|
原生态的力量,熟悉的乡音,由一个民谣歌手的离乡返乡离乡……除了对片子的感动,几位主创说将苦难作为动力,没相机到有相机,在冬天用手捂化冻住的三脚架,感动,希望此片会火,带给更多人力量,进院线的话可发动大家众筹~在传媒大学看了国内首播,在朋友圈分享后,有大学同学说和尕怂是高中同班同学 |
|
大西北的嗓音在大西北山的回音里,那种磅礴旷野的感觉没有哪一种音乐能匹及。同样保持着纯净的心态才能做得出大西北的民歌吧。感谢脆脆的点映活动!把每个观众的名字放在定桢图上很有心! |
|
欢脱不失情深。 |
|
人物呈现太功利,没有贴近到人物的自然状态里。剪辑也只选取了能体现性格、欲望、困境的部分拼出单一的人物形象,无弧光。空镜的使用也比较僵硬。不完全是纪实拍摄,设计感比较明显。 |
|
中国人太厉害了,两头山都被毁平了。 |
|
开头很惊艳,剥开人物内心也做得还不错。只是后半小时总觉得该结束了吧?这里没有那这里该结束了吧?一口气看了N个结尾的感觉 |
|
一份热爱,足矣 |
|
黄河民歌风土线和人物个体经历线好像没确定重点或者说有些疏离,看的时候会时不时想这个片子要走向哪里?道出了这个时代民谣歌手的困境,不成爆款,就很难存活。主人公永远在路上巡演,可能某种程度也是以此应对道路选择的迷茫吧。家是上了锈的锁,有钥匙,打不开。来自土地山川河流海洋的东西最有力量。 |
|
太一般了,煽情的段落篇幅巨大,特写西北农村生活的部分明显和主干剧情断裂,倒是讲讲“花儿”真正的的渊源啊,西北民谣的生态根本没讲几句,就找了个盲艺术家一带而过。很多对白有设计痕迹,几首曲子选的也很奇怪,类似选秀节目中介绍某选手成长过程的短片,煽情为主,偶尔还有种“感动中国”的味道 |
|
作为借西北元素、西北背景的人物传记,还是太执着于人物的喜怒哀乐,错过了很多与西北发生的化学反应。张尕怂的灵在于他性格上的丰富,但人物选择上的讨巧,也不足以让片子脱离如今同质化“落魄歌手”传记题材的套路。像极了一个工业化流程下的剧本故事,饱满、完整、充满戏剧性,但缺了片子自身的风格和气质。很多现实问题的展现,也都更多停留在表面,摸杀了多角度展开和解读空间。沾西北,可惜却没用好西北元素,有些情怀不是唱唱歌就填补得了的。片尾的回归也可以再短促有力些,如今完成的效果,多少有些摆拍。 |
|
顶多算是“黄河尕怂”。尕怂的民谣和其身后土地的浓度被太多无意义的篇幅稀释了,到最后“他是谁,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三个问题一个也没说明白,画面背后的信息量无限接近于零。导演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不是跟着拍摄对象拍几年就是纪录片。 |
|
这样的纪录片就是要找到有灵魂的、有趣的主人公。
有些台词是剧情片编剧可能都写不出来的,“我就想火,有人请吃饭,领导请我吃饭,我坐正中间,还不用付钱……”
电影中那些人平常看起来那么平凡,但拿起乐器立刻就不一样了,仿佛从平凡生活中一下子拔地而起,拥有了别样的生命力。
#一直在思考文艺到底能给我们平常生活带来什么?大概就是这样的活力吧# |
|
整个电影都在是导演自己幼稚的清高和渴望世俗的分裂,对人生选择的迷茫和突破,不过披了一个民谣的外衣,表达了一个俗套的寻找自我终不得的故事。脱离了真实和客观,纪录片不过是粗糙的剧情片,毫无魅力可言。那么刻意摆放的镜头,调的焦,打的光,后期收的音,用的韩国国家地理航拍的镜头,被人大老师拎出来夸有诗意,真是不知道说什么。。。。 |
|
坐不住了,实在是没看出什么门路来,影片只表现人物的执着和梦想,没有表现做音乐的态度和灵魂,给我的感觉就是跟观众有距离而不是剥开内心畅谈,主题是中国梦碎还是回不去的家乡,反正都不够分量 |
|
关于张尕怂的电影比张尕怂本身的音乐好,尤其摄影相当不错,稳重,甚至有几个地方不乏诗意(叶嘉莹那部则全然没有)。表达的人物可算是可爱;但不由得让人想起徐志摩的朋友们,说来说去也就可爱、诚恳,其实并不足以做出好的艺术;但支撑着这一切的是黄河和黄土,这至少是一个好的表达。其中张尕怂本身的普通话旁白很扣分,人物本身也有些缺乏深度,但如果当成一个走出甘肃白银擅长学羊叫的少年也就行了。 |
|
期待了很久张兄的作品,确实如意料之中的大荧幕电影纪录片,视听流畅,制作功底深厚,美学上呈现很完整。但也有我个人认为的一些困惑,如我看完正片之后并没有深层次触动我,因为导演在强化了自我的美学完整的视听,但人物其实过于扁平和脸谱化,缺乏了生活的质感和细节。我确信张兄足够可以撑起人物,但是否为了视听的流畅而把人物的呈现的丰富性而降低?片子是一部好看的片子,但好看之后给我们看到和留下的是什么?我也在思考!
|
|
【CNEX·晓岛】开场和结尾,甘肃偶遇孙师傅的即兴秦腔是天赐的神来之笔。后半段结构比较散,正如迷惘的尕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