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调度上与《索尔之子》完全是两极,但都关乎声学,关乎画外空间。本片贡献出屠犹题材的4.0层级,这来自格雷泽在视角上的大胆选取,为大屠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切入角度。声音设计过于出色,来自集中营的声源仿若一个持续存在的“底噪声”。卢卡斯扎尔的摄影立下大功(这个时代最会拍固定镜头的DOP),在摄取方法上带来了同题创作上的真正新意,锐度极强的数字摄影审查着每一寸缝隙,在高度严谨的构图之中创造出了一种“纳粹美学”的影像观,完美无缺的、洁净无瑕的、整齐划一的、极度精确的,充斥着威权主义的秩序感,横移镜头甚至如正步一般,但摄影机从未认同被摄对象,而是毫不动摇的保持着必要的伦理距离。所以越是趋于平静安宁,其背后越是残忍可怖,本片就是在呈现一场不见血的暴行。一次对视,一次穿越,那一刻观众的目光是如此重要。 |
|
原小说The Zone of Interest作者Martin Amis在首映当天去世 |
|
如果不是最后一幕穿越戏就要打三星了:从头到尾的冰冷形成了一种奇观展现——那些经历历史的人永远不知道后世如何评论自己,所以他们看上去平静祥和,妻子不过是希望丈夫不调岗而已,其实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期待多么值得理解。用这样的叙事手法,最后不确立一下历史观做出总结是不行的。在奥斯维辛的时候,导游说每一寸土地都有犹太人的骨灰和碎片,而战后的审判上,纳粹军官的家人说他们不知道围墙后面发生着什么。历史上最残酷的事件往往都发生在阳光下,缓慢地,甚至是安静地。我去的时候,那里还是初春,当时我想这里如果开花会有人能够欣赏吗?Glazer给了我完整的答案。 |
|
以一种全然相反的路径进入了“大屠杀”——集中营纳粹军官一家日常的琐碎实质上提供了另一重“震撼”,它提醒我们那个被惯常营造成黑白地狱的奥斯维辛(《辛德勒的名单》),那个仅属于历史的黑白影像,其实也曾是过去的当下,它不止是黑暗的,血腥,相反,犹太人是死在那个依然要来的春天,花束仍旧鲜艳,歌舞造就升平。人性残酷不在于奥斯维辛是一个先在的炼狱,而是每个集中营是包围在“人间乐园”之中。格雷泽在此努力,不啻为博斯绘画中那一抹抹最艳丽的颜色。 |
|
没有刻意的批判或者丑化,就安安静静让你看一个正黄旗老纳粹的日常,反倒更加直击心灵 |
|
是那种不需要演员表演,不需要叙事,全靠导演玩一个概念的电影,所有一切都在为形式感服务,摄影机像监控摄像头一样无处不在,只是不带任何情绪的记录,而故事都在画外,靠军官一家背景中的天空和戏剧化的声音来完成。我们看了很多纳粹集中营题材,可以帮导演脑补出隔壁集中营里正在发生的事情,电影在凸显一种反差,这边是女主人极力维持的梦想和体面,另一边是把犹太人烧成浓烟,历史换了一个视角,鸟语花香里带着毛骨悚然。这种把摄影的形式感做到极致的风格,果然很A24。 |
|
格雷泽规避掉所有直观呈现奥斯维辛血腥屠戮的场面,借而以纳粹军官鲁道夫一家紧靠集中营的“世外桃源”为惊恐反证,动用冷涩的视听语言进行恫吓氛围的塑造。麦卡·利维的配乐为影片增添了凄厉的脚注。 |
|
终于看到了久慕大名的此片,它获得过戛纳评委团大奖及奥斯卡多项提名,豆瓣上好评一片。不过我的观感却颇为失望。作者用极简主义的手法,舍弃了故事电影的情节结构与人物塑造手段,在影片中就剩下日光明媚的家居生活场面与背景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铁丝网和烟囱浓烟的“一墙之隔”的视听内容,也就剩下个构思独特、表现精致的视觉行为艺术作品了,当然片子中有不少极佳的摄影与剪辑的佳句,但内容的单薄实属遗憾。至于片子插入的“用夜视镜红外线拍摄的”黑白镜头,看了导演的“是受真人真事启发,注入希望与光明”的解释,也实在难以理解和体会。总之,我的评价一般。 |
|
1. Prüfer&Sander 不仅执行党卫军甲方任务,认真介绍可持续节能设计真正目的靠 Höß 后续电话给出答案:申请专利说明书
2. Hänsel und Gretel 结尾养肥小孩想吃却被主角反杀。烤炉焚尸格林童话,且巫婆有一版名叫 Hedwig
3. 艳丽花朵特写配枪决的惨叫与折磨呼喊,音画同步即骨灰滋养花卉
Glazer 找到 Joseph Wulf 意第绪语的 Sunbeams: 我们被囚禁在这里的人,像夜里的星星一样醒着。让太阳重新照射到灵魂上,让自由之息不蒙尘,得见世。
Łukasz Żal 棱角严谨构图,监视审判。四次顶拍两次广角对准全是纳粹仪轨。Mica Levi 仅首尾框住提供了序曲终章,真正啃食银幕四周直抵内心的是 Johnnie Burn 收集整合音效,调配出黏稠厄怨漩涡声场。
最后《杀戮演绎》Anwar Congo 回原址干呕,“我的良心让我必须杀掉他们” 演绎虚相破灭,真实恶寒 |
|
假如最后那段穿越的视角没有拉回楼梯口望向走廊尽头的纳粹军官,整个影片会平庸一个档次。 |
|
冷酷强大精准的执行,知行合一。金棕榈我颁了。 |
|
神奇的電影。Zone——區域,需要時間、空間定義,需要光、聲音為屏來投射,需要能夠在現實與鬼魅間張開。一個床是一個zone,人的身體是一個可以被嘔出的Zone,人類暴力史的那團噩夢陰影是Zone,在時空中延綿的中介質也是(或許這就是所謂cinema在尋找的東西)非常「建築」的一部電影,他在歷史等抽象的概念中創造空間,而人在空間里顯得極其「異常」,冷峻切換的固定機位剪切間構成有別於幽靈視角的無機/金屬視角(非常俐落的切換也體現出鏡頭對「區域」的遵從)拍法和概念厲害極了,劇本差口氣,穿越出戲。 |
|
【B-】概念自然是极好的,但拍到这个程度就没意思了。真·MV电影,声音设计几乎是全部主体,场面调度上鲜有巧思,甚至出现了4次放空画面只听声音的段落。为了这点醋包的这盘饺子,专门给声音才配的画面段落,从立项开始就是纯MV创作思路吧。 |
|
楼上都要给他颁奖了,我就是真的很难评 |
|
比《索尔之子》又前进了一步,对集中营题材进行巨大的概念革新。当年亲眼纪录的史蒂文斯,不会想到在70多年后,竟能有导演拿小红书/Ins风Vlog“分享美好生活空间”为题旨,提纯地拍这一题材,恐怖只存在于声音和火光、烟雾的提示中。概念上相当力拔千斤,因为美好生活的秩序域、人们相安无事的冷漠精神状态,正是奥斯维辛发生的底层原因——社会越是成为总体,它依靠自身摆脱物化的努力就越自相矛盾。人对现实的感知,只能被政治宣传与文化工业所统摄,越美好、越虚假、越易碎。这一讽喻性,在最后干净整洁的当代艺术展厅达到顶峰,“纳粹性”时至今日仍散发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无孔不入。 |
|
纳粹也是有梦想的,而他们的理想田园生活跟奥斯维辛的焚烧炉只有一墙之隔。正是因为镜头语言足够克制,才让人对汉娜·阿伦特的“平庸之恶”分外有感触(尤其是关于平庸的部分)。最后10分钟的穿越戏有意思,其实更希望导演能穿越回“皮囊之下”啊~ |
|
如搜集罪证般,扫描私宅的每个角落,精致、整洁、祥和,以及深夜的另一种模样,空旷、阴森、诡异。摄影机被放在监视/审讯的位置,角色常以背/侧面示众,一种非人的形象,亦避免残忍的对视。无法想象格雷泽会用这样冰冷的方式呈现世界的裂痕,不必书写故事的另一面,一切基于倾轧的华丽必将倾塌。 |
|
3.5。有些细节处理的很有意思。比如女主人突然因为鲁道夫要调职而情绪崩溃。她的妈妈不辞而别。然后她和园丁在暖房里意味深长地抽烟。声音设计非常有想法,几乎是本片最大的亮点。因为一些室内对话录音用通常的标准几乎是不合格的,但与时刻伴随着的窗外枪声嘶喊声却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声音美学。只是看片过程中,忍不住想如果是哈内克或者阿尔伯特塞拉来拍,会如何更加精彩。前者会把绝对理性置换为更抽离的疯狂,后者则会把微观细节的乖张导向忍耐的极限,而眼下这个版本则太“温顺”了。这种“温”导致了令人无法接受的结尾:让一头机器野兽呕吐并与大屠杀纪念馆对视是什么意图?食人恶魔如果有肉体负罪感岂不是成了地狱天使?这种潜在的怜悯和自我同情让整个影片的精神内核垮塌,只剩下创作者视野中一种自鸣得意的局限性。部分欣赏但无法给出好评。 |
|
热成像是波兰非犹太抵抗组织的小姑娘趁夜在工地上给犹太囚犯放置食物。如果不是读了一篇导演访谈,我是横竖看不明白的,我以为那是霍斯的女儿在梦游,他家三个孩子看上去都不正常,这是导演的另一种“脸谱化” 。这种要借助主创人员阐述才能明白的影像形式,算得上好电影吗?个人观感是过强的形式感,叙述视角、镜头、色彩、人物形象等等无一不是,但并未实现对主题的深刻反衬,虽然有些细节的确令人毛骨悚然。影片虽未完全屏蔽地狱:浓烟滚滚的烟𠧧,背景声中的哭号斥骂枪声狗吠等等,但直接镜头只有地狱建设者运作者奥斯维辛第一长官霍斯家庭田园诗般的日常生活,以他完全隔绝在道德之外的妻子为主。最后那个间离(霍斯看到了未来的奥斯维辛:人间地狱陈列馆),与其说像是一种抵达,不如说仍然是一种悬浮:我们看到了历史的残酷和荒诞,然后呢? |
|
设定出来就成了大半,剩下就是如何合理执行了。反复以间离的方式告诉观众,这并不是一部岁月静好的田园风光片。更多的想象空间留给了观众,而表面的秩序与平和则越发让人毛骨悚然。 |
|
微缩景观一样的电影,绝大部分都是远景固定镜头+漫长的对话,看的我困得死去活来。头尾都有一段挺长的黑屏画面+音效/配乐,整部电影的背景音里好像一直有沉闷的轰响。 |
|
全程固定镜头,依靠剪辑推进叙事,严肃地描画一个纳粹军官的家庭生活,他们生活在集中营旁的精致别墅里。在日常生活场景里,营地的枪声在门廊之间回荡,烟筒的黑烟在他们头顶上空飘荡。由于太注重画面的视觉冲突,它是一份被景观化的纳粹生活样本。
如果只持续呈现这种残酷的诗意,本片无非是万千同题材电影里的一个。像前作一样,格雷泽必须在结尾系下一粒扣子,增加影片的不可预测性。不过,我认为集中营的苦难首先是真实历史,其次才能作为博物馆被展览,格雷泽的结尾需被商榷(无法剧透)。 |
|
这是一部被声音统治的电影,与表面的平静生活极不相称的,是背景处传来的各种响动,那是火车的轰鸣、行军的脚步,是枪声,混合着男女老少的惨叫。
全片没有任何一个暴力镜头,却用声音和静态到近乎冷漠的画面形成了一种暴力场。与声音互为佐证的,是缭绕的烟雾,那是火车驶过时冒出的一连串浓烟,也是焚尸炉昼夜不停地将死肉转化成灰烬,两者连缀起的,是屠杀犹太人的工业链条。
在与集中营一墙之隔的庄园里,纳粹军官一家,如常度日。军官只在意如何把工作执行得更高效、更艺术;妻子只在意如何维护好眼前的这座花园。
在极端之恶的毗邻,他们坦然地过着充满道德感的生活。这就是恶的平庸性。 |
|
#RFH #LFF 长评-满眼罪恶和那唯一的光。风格和表达统一性很高,用极致冷漠的视角侧面讲述了那段悲惨的历史。采用极简主义,只有固定镜头和侧跟推镜头,更夸张的是景别的选择…全片基本没有对人物的中近景镜头,正反打都是全景或者远景…只有一场中景的镜头是女主母亲在屋内看到远方的大火与浓烟,这可能也是全片中唯一突出角色情绪的表达,感觉导演就不想让我们把情感代入到这些纳粹身上,即使他们在幸福,家庭在和睦,我们就这么凝视着审判着。大远景分割世界,鱼眼镜头畸变批判,俯拍带有黑圈如同上帝审判般。仅有特写对准有生命力的植物和土地,用冰冷的负片镜头讲最有温度的故事。色彩上则是低饱和度呈现冷漠。夜晚的红色预示着血与火。极强节奏的轰鸣声频繁出现仿佛末日的倒计时。鸟语花香+枪鸣哀嚎似乎就与大远景呈现出同样的效果。 |
|
#10200. 53rd IFFR-Limelight。前获2023戛纳评审团大奖及费比西奖。这部片最大的影史意义可能就是宣布了《辛德勒的名单》之虚伪和剥削,格雷泽在方法论上完全否定了斯皮尔伯格以及几乎一切试图”重建大屠杀“的故事片。某种意义上本片也是把《索尔之子》式的或者《万湖会议》式的、符合影像伦理的大屠杀电影方法往前推进了一步,讲“侧面”的故事的同时,集中营和大屠杀又“在那里”。只要注意到画面边缘的集中营围墙和烟囱,这部看似”日常生活流水账“的影片就会变得令人毛骨悚然。我觉得可以套用琼瑶阿姨的一句台词来总结本片:“这些犹太人不过是死了而已,我可是要离开我亲手打造的家尤其是我的花园啊!”影片声音设计一流,不过摄影可能还可以更好点。#年度十佳Mark# |
|
接近于正话反说——在呈现纳粹如何残暴的维度上,为凸显对比反差之强烈,刻意规避正面讲述,而是以一墙之隔的人造田园中产风来榨出其表象之下的地狱之恶,在无数表现大屠杀的作品中也算有辨识度,且另有极为工整的构图配合大宅内井然秩序,有广角镜头彰显恶的膨胀,有过于明亮美丽的光线与峻黑幽深的沉渣底色对比,有极具形式感的黑屏,有森然可怖的配乐和音效,技术层面很难挑出大毛病。
然而,固定的中远镜头就昭示着远观(甚至没有灵魂)的态度,因而看起来更像是一种用以观望或凝视的装置或风景(走出大宅的戏份更差些),不是给出跳跃至现今的直击场景就能勉强升华(更遑论呕吐表现的恶心?很廉价的联结),大屠杀蕴含的伦理被空洞的精美扼杀,这是一部炫技之作,情感层面无法说服。 |
|
形式上已经取胜了,声音的凌厉、扭曲本身组成一幕幕装置艺术,画面里的清洁、秩序是另一种乖张的架上艺术。这是那些被叙述过无数次的大事件的另一面,绕到一切的后面,从生活的后门进入,窥探、打量,呈现人心幽微。女儿和妈妈见面后,两人独处时四目相对,然后笑起来,那笑里有欣慰、有得意、有母亲对女儿的骄傲、有女儿对母亲的炫耀,这一幕如此日常却如此恐怖。结尾和当下的交缠、插入设计得很好,一点都不突兀。 |
|
2.5 看了两遍也仍然无法get的那种走向刻奇景观影像(和声音)的便捷甚至还用上穿越到现代的老梗导致那些所谓实验尝试都变得做作起来看似前所未见的概念所带来的惊喜实则昙花一现并不足以支撑起一整部电影不过可能是预期拉太高导致全程冷漠脸毕竟翘首期盼了整整十年结果就这 |
|
只觉得很遗憾,格雷泽有这么好的形式敏感度,却不是用来还原罪恶,而是虚构罪恶。只消看看结尾:一场舞会,一通私人电话,一个对黑暗的凝视,一次不明就里的呕吐,一个想要毒死所有人的军官:没有哪个细节可以让我们更了解平庸与恶,而只是让人从远处看到了一个无需被解释的怪物。既然如此,格雷泽用十台摄影机又捕捉到了什么? |
|
7.1 大失所望,无法脱离叙事的设计师电影,最好的地方都不要靠画面来表达,结尾的抽离更是宣判了它的死刑,再怎么强制观众默哀也没用。 |
|
我来看电影的,不是看你做实验的。不认为这部作品可以被称之为电影。 |
|
拍得很艺术,很高级,但是不像个电影,像奇观。我还是更喜欢比较传统的有人物有故事的电影,而不是像装置艺术的电影。不过看的过程中最常冒出来的感受还不是关于这个电影或者奥斯维辛的,而是关于奥斯维辛已经有无数电影,以至于导演要去寻找奇特的角度来表现,那加沙和西岸呢?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这样的大导演们蜂拥而至拍摄那里的苦难残忍人间丑恶。 |
|
关于极端特殊的大屠杀题材,虚构类剧情片天然就有硬伤,无论怎么切入都有一种不合时宜感。任何精巧的艺术趣味、概念一流露出来,无可避免的有一种造作。 |
|
英国著名小说家作品由知名英国导演拍成电影但通片都是德国演员全程说着德语?不过制作模式的另类感倒也配套了内容呈现的别出心裁。而这种别出心裁显然是建立在观众对于奥斯维辛那段二战历史早于烂熟于心的前提下,所以原本依规必然用来显性对比的发生在高墙那边的素材才可完全退出画面,仅根据需要保留了间或出现的背景声……虽有取巧之嫌,也有合理之处,毕竟谁会不知道那档事儿?只是,即便存在叙事留白的心理基础,观众就真会在脑海中自行比对并更受震撼冲击吗?还是说,他们更容易为你的另类美学手法所吸引分神而忘了思考正事儿?……PS其实早在十年前的皮囊之下就有人注意到格雷泽可能应被归在恐怖类型的闪灵派。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4532483592/ |
|
还可以,但我对乔纳森格雷泽的期待要比现在的效果多得多得多。何时见过艳阳下的奥斯维辛,女人走在她的领地——花园中,她的丈夫则行走在自己的领地——集中营中。这巨大的荒诞感即是深不见底的悲剧性。没有阿伦雷乃的《夜与雾》那般直面尸骸的冲击性的残忍,它被重新翻译为一种由巨大、突兀、诡异的音效与底片影像组成的残酷的语言。“不在看”却处处都在见证。要怎样才能证明这般残忍的历史曾经存在过?博物馆里堆积成山的鞋子、衣服、家具,都是不在场的在场。我一次又一次想到克里斯提安·波坦斯基的装置艺术 |
|
河边谈话的那场戏真是太黑色幽默了。在自欺欺人的“假甜”生活里,妻子对幻象的渴望,超过了把丈夫留在身边的意愿。看似市侩的决定,却嘲弄了志得意满的丈夫甚至整个系统。视听语言做得太好。如果这真是一种心安理得的幸福,那楼梯上的反胃呕吐,又究竟来自何处? |
|
乔纳森·格雷泽:“我们所有的选择,都是为了反思和面对当下的我们。不是说,看看他们当时做了什么,而是看看我们现在做了什么。” |
|
A/坚定的微观的调度所诱发的震悚。当我们习惯了镜头在人物运动轨迹的尽头等候他们时,一个平移运动便展开为外部的骤然降临;当我们习惯于静止的人物形成自然与日常的姿态,连近景处的流水都会成为一种入侵物;而当家宅中的人物如天体般遵循轨迹流转,一个停滞的失神者便会唤来门外的幽灵。这种调度同时必须成为一种物显现与充实的模式:不仅是要看到花朵与火光、烟雾与河流,也同时要让它们拥有面容与记忆。让它们成为电影,便是赋予它们以记忆。就好像望向黑暗中的人并不会记住什么,但黑暗本身却仍能铭刻些什么。这种运动与物的坚实性告诉我们:不是纳粹也拥有日常,而是“日常”本身便可能是一种纳粹。 |
|
概念不复杂也不新鲜,技术算得上精细繁难,但从写实性和伦理性看绝对是负分,这是真正的消费苦难。摄影调度及声音设计看似精致华丽实而空洞无物(没有提供任何超出刻板印象或深入历史细节的新认知、新感触),叙事和人物塑造约等于零,仅有僵硬造作的远景广角/大俯拍视点固定镜头和刻意营造的冰冷干净强迫症式对称构图贯穿全片,夜视镜头稍有想法但仅是昙花一现,结尾的呕吐和现场穿越古今对视完全是多余败笔。对话中sich etw. vorstellen(想象某事)这一反身动词搭配复现频率极高,也可以看作影片对不呈现事件本身却不断用各种方式激发观者大屠杀想象的自指。但片中不少细节(包括对德语的使用)都与二战中的真实历史不合。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虽然从作品本身出发的严肃评论不应以写实和道德为主要评判标准,但大屠杀题材着实是例外。(5.0/10) |
|
其实吧,我觉得拍一个概念短片就足矣,拍这么长就稀释了浓度。 |
|
声效奇观,概念为上,有点装置艺术那味儿了。 |
|
我觉得是今年几部奖项热门片中最值得的一部,完全是把电影当做艺术形式来拍。热成像效果居然这么好,估计后期也有处理。 |
|
与其说是电影不如说是装置艺术 |
|
概念优先的片子,看电影前只需要知道这么漂亮的房子是在集中营门口的,然后进行双视角观察,电影就成了。一边天堂,一边地狱;天堂的背景音是枪声、爆炸声,背景色是飘起的黑色烟雾,闻到的是恶臭。有人留恋,有人想要逃离。几乎也没有叙事,就是一个状态,一种气氛。 |
|
A. 极简、冷峻到如此地步,以至于彻底抽象成一种纯粹的、伺机而动的恐惧。叙事的起伏全部让位给形式的秩序:构图规整的几何感、影调抛光的塑料感,人物在空间内如齿轮运转般的清晰动线。暴力则化作灰墙、黑烟、蒸汽和贯穿始终的轰鸣与哀嚎隐入背景。借用近乎病态崇拜秩序的“纳粹美学”,格雷泽以所谓的日常演绎出林奇式的诡异母题:光鲜外表下的穷凶极恶;而即使瞥见未来对历史的审判,群体之恶的引擎也从未停止作响。2023.5.19 Debussy |
|
奥斯维辛装置艺术展 |
|
令人屏息凝神的影像,无比精确地拍出汉娜·阿伦特所谓的“平庸之恶”。作为犹太人的格雷泽决定重新解剖民族的血泪史,走出《夜与雾》,走到《辛德勒的名单》的背面,走到近未来的视角,重新审视意识形态疯狂的齿轮下的人如何被工具理性吞没。鲍曼觉得大屠杀是窥视现代性之恶的扇窗口,而格雷泽在窗户内外装上了千百个昼夜无休的监控摄像头。绝对要在戛纳二刷! |
|
完全概念先行的一部作品,站在《索尔之子》的另一个极端,彻底对纳粹进行去美学处理。不加任何修饰的数字高清摄影,突出的背景音效果(Mica Levi的片尾曲堪称地狱之声),集中营墙外的“美好生活”毛骨悚然到让人喘不过气,同时也前所未有地将奥斯维辛与现实拉近。而夫妻二人也似乎分别代表了恪尽职守的“恶之平庸”与狂热纯粹的邪恶。不过感觉大屠杀题材拍到这个地步,也基本上算是到头了 |
|
开篇至少两分钟的黑幕纯声预示着本片声音将代表叙事,震颤一切。克制冷静的固定镜头记录着德军军官家庭的生活细节,每一个家庭成员,每一个角落均被展露。而看似简单平和的家庭生活却隐隐伴随着远处传来的惨叫声与机器声,提示着你一墙之隔那瘆人的建筑便是集中营,声音与画面所制造的反差感从一开始便开始铺垫。在夜晚间断出现的低频吼声是贯穿影片的又一不和谐音,暗夜从不平静。影片直到最后又一次黑幕,近似哭嚎声的声音响彻整个影厅,震颤我的灵魂,到影片结束滚动字幕,我控制不住地落泪。我想起那些奥斯维辛的冤魂,他们惨叫的声音犹在耳边。格雷泽值得。 |
|
100多分钟感觉看了一部毫无意义的冲奖作文。女主:我在集中营隔壁培育出美丽伊甸园,我们绝不搬。男主:作为集中营灭犹大业的头等功勋,我要坚守岗位。导演:看我拍出了一部视角多独特犀利、叙事多克制冷静的二战电影。内容就不说了,就连视听也炫技失败,无论是头尾黑屏、中间夜视镜头和最后的当代遗址插播,都十分生硬。镜头始终固执地停留在中远景也不是多好的选择。 |